第571章 感动的韩非(1 / 2)
两个月后。
五月上旬。
一辆马车悠悠的行驶在赵国的田野间。
马车上,韩非将头靠在车厢边,两手插在袖子里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
李斯微微一笑道:“师弟不必如此,等你到了邯郸就会知道,如今的赵国已经今时不同往日。”
末了,李斯还补了一句:“放心吧,师兄我是不会害你的。”
韩非鼻子都要被气歪了,要不是师兄这家伙使坏,自己这会都到咸阳了。
亏他还好意思搁这说不会害自己。
师兄你的脸呢?
你对得起师父对你的教导吗?
看到韩非气呼呼的,李斯赶紧安慰道:“非啊,丞相乃当今第一人杰,不世之雄主,你见到了一定会想追随的。
再说你到秦国又能混多大的官?你跟丞相混,早晚位列三公。”
虽然说田秀并没有给韩非画饼,这并不妨碍李斯给自己的师弟画个大饼。
韩非斜眼瞧了眼李斯,师兄当年跟师父混的时候,那也是个翩翩君子,怎么现在变成这副德行?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莫非那田秀把师兄给带坏了?
不对啊!田秀韩非见过,他也是个温润如玉的公子。
实在是不想能干出这种出生事的人。
那师兄是怎么变成这个样子的?
算了,不管了。
反正我韩非是绝对不会受人要挟的,田秀想用这种方式逼我给他效力做白日梦吧!
李斯看韩非这个样子也知道师弟心里有气。
确实,上次那件事情的确是李斯干的不地道。
难怪韩非会生气。
不过李斯不在乎,师弟生气就生气吧。
完成丞相交代的任务才最重要。
丞相的人格魅力,李斯是深有了解的。
他还真不相信,自己这个师弟见到丞相,能拒绝丞相的招揽。
“师弟,不必如此。你看这样好不好?要是这次到了邯郸,你觉得不满意的话,师兄我拼着这个官不做了,也一定把你送出赵国,你看如何?”
“当真?”韩非惊喜的问道。
他现在已经有点不太相信自己这个师兄了。
师兄学坏了!
“一言九鼎!”
看着李斯的样子并不像是说谎,韩非的心稍稍安定了一点,对田秀也没那么抵触了。
反正往赵国走走看看也挺好,正好他也看看,在田秀的治理下,赵国究竟变成什么样子?
到底是不是师父他们说的那样美好?
马车缓缓驶入邯郸城,韩非撩开帘子向外望去,只见街道繁华,百姓们脸上洋溢着富足之色。韩非心中暗自诧异,这邯郸竟似比大梁、临淄还要兴盛几分。
韩非跟着荀子,也游历过不少国家,见过不少繁华的大都市。
但这些城池都无法和邯郸相比。
记得韩非上次跟随师父荀子来到邯郸时,那时候的邯郸刚刚经历长平大战,城中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
整个邯郸给人的感觉就是暮气沉沉,仿佛整个国家都没有生机一样了。
但现在的邯郸百业兴盛,街道之上人头攒动,到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韩非能够感觉到,这个国家有一种朝气蓬勃之气。
或许留在赵国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马车穿过繁华的市区,一路来到了相府。
田秀早早就接到了李斯的传信,亲自在门前迎接。韩非抬眼打量着田秀,他还是像以前一样,相貌并没多大变化,只是胡子多了些。田秀笑着拱手:“韩非子,久仰大名。”
韩非回礼,几人进厅入座。一番交谈下来,韩非发现田秀见识非凡,治国方略更是独到新颖。田秀诚恳地邀请韩非留下相助,韩非心中有所动摇,但仍犹豫。
李斯看出师弟已经心动了,便主动给了田秀一个眼神,意思是让他再加把火。
田秀会意的点头,只见他站起身,隆重的对韩非拱起手:“先生是通天彻地之人,秀不才欲匡正天下,然只恨手上没有贤才。先生若愿留在赵国,秀愿在太后面前举荐,必授予先生三公之位。
请先生念及天下苍生,念秀的一片真挚之情,留在赵国吧!”
说罢,田秀弯下腰对着韩非深深一拜。
韩非也没想到,田秀居然这般的求贤若渴。
虽然他是荀子的徒弟名声在外,但到底不过是一个布衣。
田秀乃是权倾朝野的赵国丞相,他居然愿意向自己屈尊下拜。
想着,韩非不禁看向身旁的李斯。
难怪像师兄这等傲气之人都愿屈尊为田秀效力,此人果有过人之处。
此时,韩非对荀子评价田秀的话已经信了七八分,但仍有些顾虑。
“丞相,我久闻您治国有方,不知能否令在下到邯郸附近转一转,领略一下邯郸的风土民情?”
韩非想看看,邯郸城外到底是什么景象。
邯郸城本就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都市,想要城中繁华起来并不困难。
但这城外想要治理起来,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韩非还记得上次来邯郸的时候,在城外见到不少的流民,那时的路旁随处可见倒毙的灾民。
想想当初的景象,还历历在目。
田秀若真有本事把城外的百姓也安顿好,那他就是自己要追寻之人。
“先生这是想要考我。\"田秀一下就只猜出了韩非的心思。
但他并不气恼,韩非既然想到城外看看,那就让他看看。
必须得让他知道,如今赵国上下究竟是什么样子,他才会安心的留在自己身边效力。
于是,田秀带着韩非一行来到城外。
城外阡陌交通,农田里庄稼长势喜人,农夫们辛勤劳作,不见往昔流离失所之人。路边偶有几个孩童嬉笑玩耍,脸庞红润健康。
韩非心中大为震撼,这与记忆中的惨状天差地别。
田秀微笑着说道:“韩非先生,如今赵国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百姓自然安居乐业。
我一直有个愿望,那就是有一天天下百姓人人都能吃饱饭,所有人都能有衣传。
虽然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会为了这个目标一直奋进的。”
这番话让韩非深有感触。
他见过齐王,楚王,也见过魏王,韩王。
但这些人无一例外,他们的目标都是如何统一天下,如何去征伐四方。
很少会有人为天下百姓的安危考虑。
难怪自己师父会对田秀推崇备至。
今日看来,田秀果真仁义!
韩非沉思片刻后,终于下定决心,对着田秀郑重一拜:“丞相大才,韩非愿留赵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