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香火(2 / 2)
“希望能做好。”徐阶缓缓的说道:“如果能做好,朝廷有钱了,整盘棋也就都活了,朝廷上下的日子也都好过了,对王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做不好。”张居正向前走了一步,直言不讳的说道。
屋子里面的几个人都看向了他,裕王直接说道:“说说看。”
张居正沉吟了片刻说道:“他们要将浙江一半的农田改成桑田,说是今年就能够多产二十万匹丝绸,就能弥补国库的亏空,我觉得他们是想借着名头兼并浙江的农田。”
“王爷,浙江一半的百姓失去田地,又是倭寇闹事的地方,不出数月,大乱将至。”
“不会这样吧?”裕王有些迟疑的说道:“他们不是说了,桑田的收益比农田要高,父皇还下了旨意,让那些百姓还按照农田来收税,对他们来说是件好事啊!”
“话是这么说,可事不是这么办。”高拱站起身子说道:“王爷知道这是好事,浙江那些人大户会不知道吗?严党一定会勾结他们不要命了的买老百姓的田地。”
谭纶站起身子说道:“高大人张大人所言极是,农田改成桑田,还有皇上恩赐不加税,一亩桑田比一亩农田收成偏要高出五成以上。桑田如果都在浙江那些官商手里,从养蚕到织成绸缎中间又能省去了买丝的环节,利润可想而知。”..
“如此大的利润,这些人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桑田在百姓手里?他们一定无所不用其极的把老百姓的地弄到自己手里,到了那个时候,百姓怕是没活路了。”
张居正点头说道:“子里说的透彻,严嵩提出这样的方略,一方面是为了弥补他们造成的国库亏空,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发财,东南的乱局,平定倭寇的大业,与他们的发财大计相比,他们自然不会放在心上。”
“不能让他们得逞。”裕王沉着脸说道:“真让他们得逞,浙江就乱了啊,几位师父,想想办法。”
“不好办。”徐阶在旁边摇了摇头说道:“严嵩的话一落音,皇上立刻便准了旨,同时恩旨农田改成桑田以后不得加征赋税。现在皇上指着这笔钱填亏空,正在兴头上,真扫了皇上的兴,福祸难料。”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无非像周云逸那样,把这条命献给大明就是。”高拱说这话时一股豪气,“王爷喜诞了世子,我大明朝就中兴有期。我们这些人,死了一个还有一个。坐在这个位子上,此时还不争,倒不如死了好。”
高拱横眼看着徐阶,话就是对他说的,表达的就是自己的不满,堂堂内阁次辅,整日里不争不抢,净做缩头乌龟。
“可大明朝也就你们这些元气了。”裕王摇了摇头说道:“要是朝廷连你们几个都没有了,我真不知道还有谁能辅佐皇上匡正时弊。”
“皇上还是圣明的。”徐阶接言了,“不至于会出现那样的后果。”
“我觉得当时没能阻奏,现在也不宜直言劝劝谏,当务之急应该是想办法补救,不能真的让他们把这样的事在浙江做了。”张居正缓缓的说道。
“张先生是老成谋国之家。”裕王点了点头说道:“有什么办法,张先生但讲无妨。”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