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章 贵妃醉酒(1 / 2)
孟小冬端起琉璃杯,打量一眼,“冼夫人,这个杯子的颜色挺奇特。”
“我家老爷从东洋带回来的,说是肥前琉璃,工匠在吹玻璃的时候加入钠钙硅玻璃来增添颜色。”
岑佩佩一边说,一边转动手里的玻璃杯,随着转动,如彩虹般斑斓的颜色显现,甚是光彩夺目。
“想来冼先生是爱极了冼夫人,不辞奔波劳碌辛苦为冼夫人千里迢迢带回礼物。”孟小冬客套道。
岑佩佩淡笑,“我家老爷可没有杜夫人说得这么体贴人,他呀,在东京看见这个琉璃杯希奇,用来销售一定会有市场,就把人家的作坊给买了,这些是换东家后的第一批作品。”
“那正好,我甚是喜爱这杯子,厚颜向冼夫人讨几个。”孟小冬顺着话头说道。
孟小冬不是生来就成冬皇,没有成名之前,由不得自己不学会察言观色、溜须拍马,不会来事,她怎么可能有机会在梨园行熬成冬皇。
“改日我送去府上。”
“有劳。”孟小冬轻轻颔首,随即呷了一口杯中茶汤,细细体会个中滋味,未几,说道:“轻盈透亮,清冽甘甜,似山泉浸润舌尖,入口饱满,如含一口江南春雨,好茶。”
“杜夫人懂茶”
“略懂。”
“我准备开一家山今茶庄,专门售卖来自内地的精品茶叶,杜夫人既然懂茶,我想邀请你一起经营山今茶庄。”
孟小冬惊异道:“冼夫人,我不会做买卖。”
“会品茶就好,其他可以慢慢来。”岑佩佩呷一口茶,自嘲道:“我只能喝出有点甜。”
中丰公司。
总经理办公室,陆雁苏和内地江南茶厂的代表丁济群正在密谈。
从去年开始,内地各省纷纷建立社属茶企,直接承担了茶叶的统购统销任务,为国家换回外汇和物资。
其中,江南茶厂是比较特殊的存在,前身在国府时期就是公营企业,承担创汇之重任,在海外拥有不少出货渠道,但一些渠道被台湾那边接了过去,且自印度、东南亚的茶园生产恢复,大部分客户转而去他处进口茶叶。
朝鲜战争爆发后,仅剩的数量微不足道的海外客户也失去,如今江南茶厂的外销渠道只有新开拓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不仅出口量少,且赚回的“外汇”和想要的全球都认可的外汇不是一回事。
“丁同志,你是老茶人,茶在西方,在北非的地位不用我多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排在最后一位,是必需品里的非必需品,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中丰公司初入茶行,想要抢占市场,抢夺台湾的客户,必须掌握三个要素,便宜,便宜,还是便宜。”
“陆经理不想创立一个高品质的茶叶品牌,提高销售利润”
“唐宁、f、立顿,唐宁、f是高端品牌,有几百年的历史,都是皇室御用品牌,立顿是平民品牌,不到六十年历史,三个品牌的年销量分别几何,丁同志,不用我多说吧”
丁济群浸淫茶叶出口二十年,是个真正的懂茶人,茶叶在西方、非洲、中东是怎么一回事,他心里门清,国内的茶叶是怎样一副光景,陆雁苏显然也清楚,明人面前不说暗话。
“陆经理,便宜的茶叶我们江南茶厂可以无限量提供,但有一个条件。”
“丁同志请讲。”
“我们只接受外汇结算。”
“我要账期。”
“可以,国家相信中丰公司的信誉。”
事情一敲定,丁济群便告辞,陆雁苏也离开公司,过海来到一间叫“goldensea”的酒吧。
酒吧原来不叫这个名字,这几天刚换了东家,所以改了个名字。
小舞台上,莎莉斯科特和谢丽尔给王霞敏伴奏,三人共同合作一曲《友谊地久天长》。
陆雁苏驻足朝着小舞台看了片刻,旋即来到一张桌子前。
金季贸易的总经理萧经岳和一个英国人杰克佩里坐着,他是金季贸易新成立的子公司金海(goldensea)的经理。
陆雁苏坐下,说道:“我那边谈妥了。”
萧经岳指了指佩里,“杰克明天一早的飞机去东京,和渡边商社洽谈茶叶入口东洋一事。”
陆雁苏从烟盒里抽出一支烟,看向佩里,“东洋还在进口茶叶”
“为了节省外汇,东洋从1945年就不进口茶叶。”佩里一边回答,一边拿起打火机给陆雁苏点烟,“不过高档茶叶依然有需求,每年可以向东洋出口数百磅。”
陆雁苏吸了口烟,说道:“为了掩饰无关税贸易”
“是的。”
“萧经理,和怡和谈拢了吗”
“还没有,怡和洋行的要价太高。”萧经岳吐槽道:“怡和洋行在台湾的茶叶业务已经日薄西山,却依然狮子大开口。”
“那佩里经理还要去台湾吗”
“布朗董事长的意思是无论是否能收购怡和在台湾的茶叶业务,金海都要进入台湾。”
陆雁苏颔首,“萧经理,金季贸易有没有拓展工艺品出口的打算”
“中丰公司还做工艺品”
“与农业相关的工艺品,草编、竹制品一类。”
“哦,这些,金季贸易暂时未涉及,遇到合适的客户,我会代为介绍。”
“多谢。”
永乐戏院。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好一似嫦娥下九重,清清冷落在广寒宫,啊,在广寒宫。”
顾正秋在舞台上唱罢《贵妃醉酒》最为经典的一段,观众席立刻爆发出掌声和叫好声。
“好!”
“好好好!”
“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