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这套路我熟啊(2 / 2)
翌日清晨,赵武早早起床,背起柴篓,去山间小溪将溪水中浸泡多日的藤蔓树皮麻植等植物,挑选泡发分离完全的植物表皮,全部装进了柴篓当中,马不停蹄的返回家中,在母亲的帮助下,赵武开始用家里的大锅对这些植物表皮反复蒸煮,看到植物表皮全部变成碎屑状,之后又将这些有些泛白的植物碎屑经过锅底木炭灰烬,将这些植物碎屑进一步凝结,沉淀。
最后一步过筛子(这里是北方地区没有南方的竹筛子,一般用藤条编制的筛子)沉淀,最终在黄昏时分终于筛出了第一张泛黄的纸张,这张纸虽然颜色暗黄,表面粗糙,但是这张纸的出现,惊起了赵武一家人的惊呼!
赵武惊呼的是:自己居然按照21世纪书中的纸张制作工艺流程,真的还原出来了纸张,而且这些纸张的质量还不错,拥有很好的抗拉扯能力,用力拉扯也不会轻易撕毁,而且赵武找来笔墨在纸上书写字迹干涸的很快,也不会出现字迹不清或者写字一写就破的问题,赵武相信凭借纸张的出售一定能给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自己为此感到兴奋。
而赵武父母惊呼的是:赵武诉说的老者教导居然是真的事情,毕竟汉朝这里很少能够接触纸张这种东西,甚至赵武母亲越发觉得这事是仙人指点而来。
接下来几日,有了第一次纸张的制作经验,赵武一家人全部忙碌在新的纸张的制作当中,赵武父亲虽然在养伤,但是经过这段时间休养,可以帮助干些类似烧柴的工作,赵武母亲则是负责蒸煮,过筛这些细致的工作,而赵武则是一刻不停的来回砍柴和搬运泡发好的植物表皮这些搬运工作。
经过十天的纸张制作,赵武已经制作出厚厚一摞晒干的纸张,但是为了能够卖出价格,赵武又将这些纸张全部切割裁剪了边缘,又挑出其中颜色较为亮白的一些让母亲帮忙用针线临时缝制了几本类似书籍的线装版纸张。
在这个朝代,这种线装版纸张的出现一定会惊起天大的波澜,毕竟汉朝还是以竹简这种卷制载体传播知识。看到成册的纸张,赵武已经兴奋的手舞足蹈起来,甚至连“活字印刷术”这种工艺他都想了出来,毕竟后面如果想天价贩卖这些纸张,还是要以书籍的形式售卖才有可能实现。。。
冷静下来之后,赵武开始思考接下来如何把这些纸张售卖出去换取回报的事情,此事可得好好思虑一番,毕竟他现在还是一个十二岁的孩童,而他的父亲之前卖“盔甲”被打受伤这件事也是让他警醒起来,这可是汉末,财帛动人心!一步出错就有可能招致性命危险的灾祸。
于是,仔细斟酌思考之后,赵武将心中贩卖纸张的想法和父母说了出去:父亲、母亲,我想过几日等父亲养好伤后和父亲一起去一趟县里,找找合适的买家,赵母担忧道,我儿还小这事还是让你父亲去吧。
赵武知道母亲的忧虑,但是这纸张制作毕竟是我想出来的,而且纸张价值作价几何我已有些定夺,再加上父亲从旁帮助,我们一定可以成功,赵母看到儿子坚定的眼神不在劝说,心中暗道,我儿经过上次伤病后,心智大开,又有“仙人”教导,看来是头脑开了窍,从此定会不凡!